芡实有"水中人参"的美誉,其性平味甘涩,归脾、肾经,具有健脾祛湿、益肾固精的功效。常与薏米、山药等搭配,用于制作健脾祛湿的食疗方。《本草经百种录》记载:"芡实,甘淡补脾,能涩能固,肾合藏精,故为封藏之本"。芡实较硬,烹饪前可提前浸泡数小时,煮粥或炖汤都很合适。现代研究表明,芡实中含有丰富的淀粉、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,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。
2。药食同源食材:增强祛湿效果
茯苓:利水渗湿的良药
茯苓味甘、淡,性平,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,能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。可将茯苓打成粉,与面粉混合,做成茯苓馒头;也可用来煲汤,如茯苓白术猪骨汤,对健脾祛湿有很好的效果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将茯苓列为上品,称其"久服安魂养神,不饥延年"。现代研究发现,茯苓中含有茯苓多糖,具有增强免疫力、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。
陈皮:理气健脾的佳品
陈皮是成熟橘子的果皮经晒干或烘干制成,其性温味辛苦,归脾、肺经,具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的作用。夏季食欲不振时,可用陈皮泡水喝,或在烹饪肉类菜肴时加入几片陈皮,既能去腥,又能增进食欲、帮助消化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"橘皮,苦能泻能燥,辛能散,温能和"。现代研究表明,陈皮中含有挥发油、橙皮苷等成分,具有促进消化、抗炎等作用。
3。酸味食物:开胃健脾
山楂:消食健胃的能手
山楂味酸甘,性微温,归脾、胃、肝经,有消食健胃、行气散瘀的功效。夏季胃口不好时,吃几颗山楂或喝一杯山楂茶,能有效刺激胃酸分泌,增进食欲。但山楂含有大量果酸,空腹及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"山楂,化饮食,消肉积,症瘕,痰饮痞满吞酸,滞血痛胀"。现代研究发现,山楂中含有山楂黄酮,具有降血脂、抗氧化等作用。
柠檬:生津止渴的美容果
柠檬富含维生素c和柠檬酸,其性凉味酸甘,归胃、肺经,具有生津止渴、开胃消食的作用。可将柠檬切片,用温水冲泡,加入适量蜂蜜调味,既能补充维生素,又能促进消化,还能美容养颜。现代研究表明,柠檬中的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,有助于美白肌肤、延缓衰老。
四、夏季饮食的烹饪与搭配技巧
1。烹饪方式:以清淡为主
蒸煮:保留营养的最佳方式
蒸煮是最健康的烹饪方式之一,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,且不会增加过多油脂。如清蒸鱼,通过蒸汽的均匀加热,既能保持鱼肉的鲜嫩口感,又能保留其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;蒸南瓜、蒸玉米等粗粮,口感香甜,饱腹感强,且易于消化吸收。蒸煮过程中,可根据食材特性调整时间和火候,以达到最佳烹饪效果。
凉拌:清爽可口的夏日之选
凉拌菜清爽可口,适合夏季食用。将黄瓜、木耳、豆芽等食材洗净切好,加入适量的醋、生抽、蒜末等调料拌匀即可。凉拌菜不仅操作简单,还能减少烹饪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流失。在制作凉拌菜时,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香油、辣椒油等调料,但要注意控制油盐的用量,保持清淡口味。此外,凉拌菜的食材一定要新鲜卫生,避免食物中毒。
煲汤:补水营养两不误
夏季多喝汤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摄入营养。可选择冬瓜汤、丝瓜汤、番茄蛋汤等清淡的汤品,也可加入一些肉类,如排骨、鸡肉等,增加汤的鲜味和营养。煲汤时要注意控制盐的用量,避免汤品过咸。同时,可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,加入一些中药材,如党参、黄芪等,增强汤品的养生功效。此外,煲汤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营养成分流失。
2。食材搭配:营养均衡,功效互补
荤素搭配:营养全面的关键
虽然夏季饮食以清淡为主,但也不能忽视蛋白质的摄入。可将肉类与蔬菜搭配烹饪,如青菜炒肉片、虾仁滑蛋等,既能保证营养均衡,又不会过于油腻。在选择肉类时,应优先选择鸡肉、鱼肉等白肉,其脂肪含量较低,蛋白质含量高,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对心血管健康有益。同时,要注意控制肉类的摄入量,避免过量食用。
色彩搭配:视觉与营养的双重享受
在选择食材时,尽量做到色彩丰富,如红(番茄)、绿(青菜)、黄(南瓜)、白(山药)等搭配在一起,不仅能增加菜肴的视觉吸引力,还能摄入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。不同颜色的食材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,如红色食材富含番茄红素,绿色食材富含叶绿素,黄色食材富含胡萝卜素等。通过色彩搭配,能使饮食更加营养全面。
寒热搭配:平衡食物性味的智慧
夏季食用寒凉性食材较多,可适当搭配一些温热性食材,以平衡食物的性味。例如,吃凉拌苦瓜时,可加入一些蒜末、姜末,既能减轻苦瓜的寒性,又能杀菌调味;吃西瓜时,可搭配一些姜茶,中和西瓜的寒凉之性。此外,还可根据个人体质调整食材的寒热搭配,体质偏寒者应减少寒凉性食物的摄入,体质偏热者则可适当增加。
五、夏季饮食的禁忌与注意事项
1。忌过度贪凉
夏季吃冷饮、喝冰镇饮料能带来一时的凉爽,但过度食用会刺激肠胃,导致肠胃痉挛、消化不良,甚至引发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,肠胃功能较弱,更应少吃冷饮。从冰箱取出的食物不宜立即食用,最好放置一段时间,待温度接近常温后再吃,以免对肠胃造成刺激。此外,长期食用生冷食物还会损伤脾胃阳气,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。
2。忌暴饮暴食
夏季聚会、烧烤等活动较多,很容易让人暴饮暴食。但过度饮食会增加肠胃负担,导致消化不良、胃胀胃痛等问题。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,每餐七八分饱即可。同时,要避免在短时间内大量饮酒,酒精会刺激胃黏膜,加重肝脏负担,夏季人体代谢旺盛,更应控制饮酒量。此外,暴饮暴食还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,增加肥胖的风险。
3。注意饮食卫生
夏季气温高,食物容易变质,滋生细菌。因此,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,避免食用变质、过期的食物。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和加工,避免交叉污染;瓜果蔬菜食用前要清洗干净,最好用流水冲洗或用淡盐水浸泡;肉类、海鲜等食物要彻底煮熟,防止食物中毒。此外,夏季食物最好现做现吃,避免长时间存放。如果需要存放,应放入冰箱冷藏,并尽快食用。
六、不同人群的夏季饮食调理
1。儿童
儿童夏季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,保证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。可多吃一些富含钙、铁、锌的食物,如牛奶、鸡蛋、鱼虾、瘦肉等。同时,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,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。儿童脾胃功能较弱,应避免食用过多生冷、油腻的食物,以免引起肠胃不适。可将食材做成卡通形状或有趣的造型,吸引孩子的食欲。此外,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,定时定量进餐,避免挑食、偏食。
2。老年人
老年人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可选择粥、面条、蒸蛋等软烂的食物。多吃蔬菜和水果,保持大便通畅。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,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,要避免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。同时,要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,预防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。此外,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,应少吃多餐,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。还可根据自身情况,适当食用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,如山药、薏米等。
根据这些养生常识,就能过上一个健康又舒服的夏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