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厚照越说越激动,声音也越来越大,他继续怒斥道:
“你身为一国之君,本应该以身作则,为天下人树立榜样。可你呢?你却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!你以为修仙就能逃避责任吗?你这是在自欺欺人!你若再这样荒唐下去,大明的江山迟早要毁在你这个昏君的手里!”
嘉靖皇帝被众人指责得面红耳赤,额头冷汗直冒,双腿发软,差点瘫倒在地。他低着头,不敢直视众人的目光,嘴里不停地嘟囔着:“朕……朕知错了……”
朱棣转身面向朝堂众人,大声说道:“今日我等既然来了,便要整顿这混乱的朝堂!严嵩,你这老贼,长期结党营私,贪污受贿,祸乱朝纲,罪不容诛!”
严嵩吓得脸色如死灰一般,身体抖如筛糠,“扑通”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,拼命地磕头,额头撞在地面上发出“砰砰”的闷响,口中哀求道:“陛下饶命啊,陛下饶命!老臣冤枉啊!都是被人误导,一时糊涂啊!”
朱棣怒目圆睁,大声呵斥:“哼,冤枉?你犯下的罪行擢发难数,铁证如山,还敢狡辩!来人,将严嵩及其党羽全部拿下,打入大牢,听候发落!”
锦衣卫们如猛虎下山一般,迅速冲上前去,将严嵩等人死死地控制住。严嵩一路上还在声嘶力竭地求饶,声音带着哭腔,渐渐在众人的视线和听觉中远去。
朱棣微微转头,目光落到张居正和戚继光身上,眼神瞬间变得温和且充满期许,说道:“张居正大才,戚继光英勇,你们皆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。如今朝堂亟待整顿,国家需要你们这样的贤才。从今往后,朝堂之事就仰仗你们多多费心了。”
张居正和戚继光赶忙恭敬地跪地叩谢,张居正一脸坚毅地说道:“臣定当殚精竭虑,不负陛下厚望,为大明的兴盛鞠躬尽瘁!”
戚继光也朗声道:“臣愿披肝沥胆,保我大明山河无恙,百姓安宁!”
随后,朱棣率领众人浩浩荡荡地前往太庙。太庙庄严肃穆,一片静谧,只有微风轻轻拂过,吹起了地面的落叶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
走进太庙,一股凝重的气氛扑面而来。牌位整齐地排列在神龛之中,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荣耀。然而,如今这原本井然有序的布局却被嘉靖皇帝打乱了,让人不禁心生感慨。
朱高炽站在太庙之中,目光落在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上。那里如今空荡荡的,牌位已经被移走,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陌生的牌位。他的神色黯然,眼中闪过一丝气愤,缓缓说道:“太庙乃祖宗英灵栖息之所,岂容他如此随意更改?这不仅是对祖宗的不敬,更是对太庙尊严的亵渎!”
朱棣站在一旁,面色凝重,他看着那些被移动的牌位,心中同样充满了不满和愤怒。他深吸一口气,用威严的声音吩咐道:“传朕旨意,将朕的庙号恢复为太宗,把仁宗皇帝的牌位移回原位,将那僭越之人的牌位移出太庙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他的话语在太庙中回荡,仿佛是祖宗英灵的怒吼,让人不禁为之震撼。
太庙的执事人员赶忙应和,小心翼翼地按照吩咐操作。
在移牌位的过程中,朱佑樘看着这一切,感慨道:“庙号、太庙,皆关乎国本与传承,不可儿戏,嘉靖此举实在是破坏祖宗规制。”
朱厚照在一旁咋舌道:“哼,他就不该如此胡来,这下好了,咱们来给他拨乱反正。”
牌位复位后,朱棣等人望着整齐排列的牌位,神情舒缓了些许。
紧接着,他们回到朝堂,开始商议废除嘉靖帝皇位之事。
朱棣坐在龙椅上,目光扫视众人,沉声道:“嘉靖皇帝如此昏庸无道,已不适合再居皇位,为了大明的未来,必须废除他的皇位。”
徐妙云在一旁微微点头,轻声说道:“陛下所言极是,当断则断,以免再生祸端。”
朱佑樘也接口道:“确实,如今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朝堂的颓势,让大明重回正轨。”
朱厚照跳起来,拍手道:“早就该废了他,看着就来气!”
于是,在众人的一致决定下,宣布废除嘉靖帝的皇位。
嘉靖皇帝得知这个消息后,瘫倒在地,眼神空洞,嘴里喃喃自语:“完了,一切都完了……”
随后,众人决定由嘉靖皇帝的儿子裕王朱载坖继承皇位。朱棣下令将朱载坖召来。
朱载坖匆匆赶来,神色惶恐又紧张。他跪在众人面前,不敢抬头。
朱棣温和地说道:“起来吧,从今日起,你便是大明的皇帝。但你要记住,皇位意味着责任与担当,不可懈怠。”
朱载坖赶忙磕头道:“儿臣谨遵教诲,定当努力治理国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