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三国野史! > 第109章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(第3页)

第109章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(第3页)
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姜维突然俯身,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,从马鞍一侧探出身子,竟在郭淮箭已离弦的瞬间,伸手将那支势在必中的狼牙箭凌空抄在手中!紧接着,他毫不停顿,顺势将此箭扣上自己的弓弦,待郭淮催马追近,面门已在有效射程之内,姜维双臂猛然发力,将弓拉满如月,对准郭淮的面门,厉喝一声:“还你一箭!”

“嗖!”

羽箭破空,带着姜维的满腔怒火与绝境求生之“意”,快如闪电,势不可挡!

郭淮万万没有想到姜维竟有如此神技,更未料到他会用自己的箭反击,想要闪避已然不及。只听“噗”的一声闷响,狼牙箭正中郭淮面门,自左眼射入,透脑而出!郭淮惨叫一声,双目圆睁,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与痛苦,从马背上直挺挺地栽了下来,当场气绝。其强横的“将星之气”与未尽的“怨念”,在空中形成一道淡黑色的气旋,盘旋片刻,方才消散。

姜维一箭射杀郭淮,不敢停留,急忙勒转马头,本想取下郭淮的首级,但见后面魏军已如潮水般涌至,只得顺手抄起郭淮掉落在地的长枪,奋力杀开一条血路,逃出生天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魏军将士见主帅被杀,无不惊骇,暂时停住了追击的脚步,忙着抢救郭淮尸首。司马昭亦从铁笼山下山,引兵追赶一阵,见姜维已远,又恐蜀军尚有埋伏,便收兵而回。

夏侯霸在乱军中亦奋力杀出,与姜维会合,两人收集残兵败将,一路奔逃,再也不敢停留,径直退回汉中。

此番北伐,姜维损兵折将,先失徐质,再折郭淮,虽也令魏军元气大伤,但终究未能攻下南安,反而使蜀汉国力更加虚耗。姜维回汉中后,上表自贬,以承担兵败之责。

司马昭犒赏羌兵,命其各自返回部落。自己则班师回朝。经此一役,司马昭在军中的“威望之气”也大大提升,兄弟二人一内一外,更是牢牢掌控了曹魏的朝政大权,权势熏天,群臣俯首,莫敢有异议。

魏主曹芳,自高平陵之变后,便如坐针毡,每日里提心吊胆。每当见到司马师入朝,其身上那股冰冷刺骨的“权臣之意”与毫不掩饰的“杀伐之气”,都让他遍体生寒,如芒在背,连龙椅都坐不安稳。

一日,曹芳照例临朝。只见司马师身佩长剑,昂然直入殿中,目不斜视,竟无丝毫臣子之礼。曹芳心中惊惧,竟不由自主地从龙椅上慌忙起身相迎。

司马师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冷笑,皮笑肉不笑地说道:“陛下乃万乘之尊,臣乃卑贱之躯,岂敢劳陛下御驾相迎?请陛下安坐。”

群臣上奏国事,司马师皆大声应对,自行决断,竟不向曹芳请示一句,仿佛他才是这大殿的主人,曹芳不过是个摆设。朝议结束,司马师更是大摇大摆,昂然而去,其身后甲士扈从,浩浩荡荡,不下数千,其威势远胜天子。曹芳那点可怜的“帝王之气”,在其面前,如同萤火与皓月争辉。

退朝之后,曹芳返回后宫,屏退左右内侍,只留下太常夏侯玄、中书令李丰、光禄大夫张缉三人。这三人,皆是曹魏旧臣,对司马氏的专权跋扈心怀不满。张缉更是当朝皇后的生父,曹芳的岳丈,算得上是真正的“自己人”。

四人进入密室,曹芳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恐惧与屈辱,抓住张缉的手,失声痛哭道:“司马师视朕如同稚子玩物,待文武百官如同草芥蝼蚁!朕看这大魏的江山社稷,迟早要断送在此贼手中!列祖列宗啊,朕不孝啊!”他哭得肝肠寸断,那股源自曹氏血脉的“帝王之悲”与“亡国之惧”充斥着整个密室。

李丰强压下心中的悲愤,奏道:“陛下息怒龙体。臣虽不才,愿奉陛下衣带血诏,联络四方忠义之士,共讨国贼,匡扶社稷!”其“忠君之意”坚定。

夏侯玄亦叩首道:“臣叔父夏侯霸之所以投降蜀汉,皆因惧怕司马兄弟构陷谋害。若陛下能下定决心,诛除此獠,臣叔父必然率部反正,重归大魏。臣身为国家旧戚,食汉禄,忠汉事,岂敢坐视奸贼窃国?愿与李大人同心协力,共赴国难!”

曹芳闻言,心中虽有一丝希望燃起,却又旋即被更大的恐惧所淹没,他擦拭着眼泪,颤声道:“司马师爪牙遍布朝野,军权在握,此事……此事谈何容易?万一机事不密,朕与诸位爱卿,皆有杀身之祸啊!”

三人见曹芳如此懦弱,心中亦是一沉,却仍是叩首哭奏道:“陛下!臣等受先帝厚恩,食君之禄,当思报效。今日之事,纵然粉身碎骨,亦在所不惜!恳请陛下赐下密诏,臣等必将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为陛下,为大魏,除去此獠!”他们三人身上,一股悲壮的“死士之气”油然而生。

曹芳被他们慷慨激昂的情绪所感染,又想到自己身为天子,却形同囚徒,一股从未有过的“决绝之意”涌上心头。他当即命人取来贴身所穿的龙凤汗衫,咬破指尖,以鲜血在汗衫之上写下密诏,授予张缉,含泪嘱咐道:“朕祖武皇帝(曹操)当年诛杀董承等人,便是因为谋划不周,机事泄露。卿等务必小心谨慎,吸取教训,切勿走漏风声,否则悔之晚矣!”

李丰叩首道:“陛下何出此不祥之言?臣等非董承之辈,那司马师又岂能与雄才大略的武皇帝相提并论?陛下尽管宽心,臣等必不负所托!”

三人怀揣着血诏,辞别曹芳,自密室而出。行至东华门左侧,心中正各自盘算着如何联络忠臣义士,忽见前方司马师身佩长剑,带着数百名手持兵刃的甲士,迎面而来。那股冰冷的“杀伐之气”与强大的“威压之意”,使得空气都仿佛凝固了。

三人心中一凛,暗道不妙,却也只得垂手立于道旁,恭敬行礼。

司马师目光如电,在三人身上扫过,冷冷问道:“汝三人为何退朝如此之迟?莫非在宫中另有勾当?”

李丰连忙躬身答道:“回禀大将军,圣上在内廷观书,我等三人在旁侍读,故而耽搁了片刻。”

“哦?看的却是何书?”司马师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。

“乃是夏、商、周三代圣君贤臣治国安邦之书。”李丰硬着头皮答道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“哦?那陛下见了这些古书,又问了何事啊?”司马师步步紧逼,其“审视之意”如同利剑,刺向三人的内心。

李丰额头已渗出冷汗,强作镇定道:“陛下垂询伊尹辅佐商汤、周公旦摄政成王之事。我等皆言,如今朝中,大将军您便是当世的伊尹、周公,劳苦功高,无人能及。”

马师闻言,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,声音如同九幽寒冰:“伊尹?周公?我看你们三个,是将我比作篡汉的王莽,还是祸国的董卓吧?!少在这里花言巧语!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