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76年后,香江经济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从前两年的泥潭中走出来。恢复过来的香江开始尝试着走向多元化,一方面是坚持自身的轻工制造业规模优势,另一方面也利用免税港的优势,积极拓展转口贸易市场,同时开始承接一些加工业,使自己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。
香江目前拥有充足的劳动力,在76年的时候,香江人口已经过450万,其中青壮年劳动人口占了50以上,得益于内地的跑路大军,这一比例还在增长。这些劳动人口的识字率可不低。
面对着如此巨大的人口红利,香江的中低端加工制造业快膨胀。
当然,港府更看重的还是金融板块,在开放金融市场的前提下,持续完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制度建设,提高了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,为香江未来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砸下来最重要一块砝码。
好吧,杨山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在股市里肆无忌惮的刷钱了。
在年初的时候,海外那笔钱全部到位后,杨山又开始了大手笔的花钱。
哦,这次是送钱。
杨山以个人名义向香江中文大学捐款一亿港币,向香江理工学院捐款五千万港币。
他半年前给剑桥捐过钱,嗯,虽然是被自愿的。如果这个消息传回来,他担心被人骂崇洋媚外。所以干脆也给自己待过的学校捐一些,连带着理工学院这个与杨山有些渊源的学校也从中受益。
中文大学的李校长听到这个数字后都以为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,再三确认后兴奋的差点把杨山的手都摇散了,立刻承诺会把电子工程系升格到电子工程学院。如果不是杨山再三婉拒,李校长都想让杨山担任电子工程学院的任院长。
是的,高琨教授已经离开中大,回带英研究学问去了。
不过未来他还是会回到中大的。
理工学院拿到钱后二话没说,同样投他所好,宣布用这笔钱筹建电子系,并且在课程设置上也在向越同系需要的人才靠拢。
香江的教育界对此欢欣鼓舞,有了这笔钱做锚点,以后与他同量级的富人再捐款,肯定不会比这个数字少多少。
杨山这一大手笔的捐款行为惊吓到了香江的富豪圈。之前这些有钱人向学校捐款也就百多万,上千万都很少见,这一次他把这个门槛抬高了一个数量级。
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,他给剑桥的捐款比这两家学校加起来还多,在香江给的太少的话一样挨骂,那和不捐没啥区别。
为此杨山不得不到处解释,说这次捐款是有目的的,意在提升香江教育界对理工类尤其是电子类学科的重视程度,培养这方面的人才。
不过效果似乎一般般,火老头撇撇嘴不以为然;财大气粗的包老头都对他的做法皱眉;来钱最容易的何老头也觉得这钱花的不值,还不如筹建个影视学院,挖掘一些美女出来。
简直就是费力不讨好。
索性杨山也想开了,老子就是暴户,有钱,你能奈我何。
再说了,随着香江财富的积累,再加上港币的贬值,过几年拿出上亿到处撒钱的人多得是。
由此引起的示范效应也是巨大的,无数人的眼光开始关注杨山涉足的领域,他们仿佛现新大6一般,原来这个行业这么赚钱。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,打算在新兴的电子行业里一展身手。
一时间市场上鱼龙混杂,一头扎进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不计其数,各种小型的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,也不管自己是不是会被拍死在沙滩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