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大明第一相 > 第166章 尊师(第1页)

第166章 尊师(第1页)

榜单已放,锁院自然也不复存在了。

郭瀚松了口气,优哉游哉地喝茶,等着再次搬家,幕僚孙庠正在忙活此事。

他这个官当得也是不易,三年要主持两次院试,一次院试横跨湖广十六府,每到一府,不说别的,光是搬家,便让人感觉大坏。

就像此次在长沙,开始在驿站,接着到岳麓书院,要考试了必须住考棚,如今考棚要拆了,再去岳麓书院不太合适,只好去府学将就,等着簪花宴。

“冷暑何曾到泮宫,穷经皓首一场空。

青衿尽是豪门子,哪个尊师唤老翁?”

郭瀚摇头晃脑,想着自己的不易,口占一绝,却听得有人上来通禀,有此次取中的生员前来谢师。

“谢师?”

郭瀚有些不喜,这是哪来的乡下秀才,懂不懂规矩?

一般来说,院试之后,三日之内,提学会安排一个时间,让新进生员到学政署行礼,没有说单独会见的,不然二十个人,一个一个来,提学不累死?

而且,你这见榜就来,生员服都没领,门生贴都没备,就急吼吼地跑来拜师,这怕是欢喜得昏头了?

“让他明日……”

话到嘴边了,郭瀚又转头问道,“这人姓甚名谁?”

衙役躬身道,“说是茶陵李若虚。”

“李若虚……你不早说?”

郭瀚脸上多云转晴,“你去将他请进来,礼数周到一点!”

不多时,一个二十来岁的书生,拎着一包茶叶,随着衙役来到至公堂,见了郭瀚,恭敬地上前长揖行礼,口称恩师。

郭瀚接过茶叶,随手放下,“安化黑茶?”

他的口气中倒没有不满,学生谢师的贽见礼,只是一个意思,不是茶叶就是土仪,是不能收重礼的,以免有受贿之嫌。

李若虚垂首道,“不瞒恩师,学生祖籍安化,是以家祖只喝黑茶,虽是粗砺,却感亲切,这包茶叶,也是家祖所遗,请恩师笑纳。”

“文正公简朴如此,让人仰止啊!”

听说这是李东阳遗留下来的茶叶,郭瀚又拿起来,笑着赞叹了两声,只是不知他赞的是茶叶,还是“文正”的谥号。

文人的最高褒赞,便是死后盖棺定论,能谥号“文正”。大明建国百五十年,仅有一个文正公,那便是茶陵李东阳。

李东阳之所以能够独享“文正”,就在于其“谋”,刘瑾揽权之时,内阁形同虚设,只剩了个李东阳。

就在这几年的至暗时刻,李东阳“潜移默夺,保全善类”,救了刘健,救了谢迁,救了刘大夏,救了杨一清等等等等。

在儒林“气节之士皆非之”的时候,却是“天下荫受其庇”。

直到刘瑾伏法,李东阳请辞,功成身退,儒林才知李东阳担负了什么,如此感激涕零之下,才有了众望所归的“文正”。

不是如此,郭瀚哪有功夫陪李若虚闲聊?

郭瀚又问及李东阳辞官之后的情况,李东阳是在正德八年辞官,回茶陵家居四年,直到正德十一年去世,李若虚一一回禀了。

郭瀚唏嘘一阵,李若虚起身拱手道,“学生冒昧前来,是有一事向恩师请教,不知可否?”

郭瀚捋髯笑道,“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,若虚心有所疑,尽管问来。”

李若虚再次谢过,问道,“敢问恩师,以学生之文章,若是参加今年之大比,能有几分成算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