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这隆冬之际,乾坤之间仿若被严寒凝铸,彤云如墨,沉甸甸地压于贾府那雕梁画栋之上。
凛冽朔风,恰似无数锐利冰刃,在府中曲折回廊与轩昂楼阁间呼啸肆虐,割得人肌肤如裂,痛意刺骨。
贾府上下众人,皆被这砭人肌骨的酷寒逼得举止收敛,神色匆匆,步履间满是冬日独有的凝重与沉郁。
彼时,潇湘馆内静谧清幽。黛玉慵懒地斜倚在临窗的湘妃榻上,身着一袭月白绫子精心裁就的锦袍,那绫子仿若月光倾洒,柔和而皎洁。
外罩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,色泽明艳却不失雅致,愈衬得她身姿纤细如柳,眉眼间似笼着一缕若有若无的清愁。她微蹙着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,眼神中透露出丝丝缕缕的忧虑,静静地凝视着窗外忙碌却面带戚色的绣娘。
这些绣娘,皆身怀精妙绝伦的刺绣手艺,往昔凭借此技,为贾府绣出无数精美绝伦的绣品,使贾府在金陵城的锦绣繁华中更添几分瑰丽色彩。
然而,近来贾府诸事繁杂,内外交困之象渐显,生计来源日趋艰难,绣娘的活计也随之锐减,她们脸上因而时常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惨雾。
黛玉自幼心性纯善,见此情景,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怜悯,恰似平静湖面投入石子,涟漪扩散。
她暗自思忖,若能为这些绣娘寻得一条生路,一来可解她们燃眉之急,使其免于生计之忧;二来也算是为贾府略尽绵薄之力,添一份善举。这般想着,她轻轻转动手中那柄湘妃竹扇,竹扇轻摇,出清脆悦耳之声,而后柔声唤道:“紫鹃。”
不多时,紫鹃款步而来,莲步轻移间,仿若春风拂过花枝,轻盈而灵动。她身着葱绿绫子的夹袄,下着水红撒花的绫裙,色彩明快而不失雅致,显得伶俐乖巧。她轻盈地行至黛玉身前,微微福身,姿态优雅,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林间莺啼:“姑娘,唤婢子何事?”黛玉将心中所想,如潺潺溪流般娓娓道出,语气中满是关切与忧虑。
紫鹃听后,一双灵动的妙目微微转动,恰似夜空中闪烁的星辰,光芒流转间,略一沉吟,已然胸有成竹。她脸上泛起自信的笑容,那笑容犹如春日里初绽的花朵,明媚而动人,说道:
“姑娘,依婢子之见,可与江南那几家久负盛名的老字号绸缎庄通力合作。咱贾府绣娘的手艺,那可是远近闻名,有口皆碑的。若是定制些精巧绣品,再销往五湖四海,想来定能大获成功。”说罢,紫鹃自告奋勇,愿亲自挑选绣娘,操持此事,言语间满是热忱与担当。
只见紫鹃在绣娘中穿梭往来,眼神专注而犀利,仿佛能洞察每一位绣娘技艺的细微之处。她时而微微点头,对某位绣娘的针法表示认可,那点头间带着一种审慎的肯定;
时而轻轻摇头,对技艺稍欠火候的绣娘暗自思忖,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惋惜与思索。她将绣娘依技艺高低,仔细分作几等,心中自有一番缜密的盘算:这几位绣工精细,针法娴熟,运针如飞间,似能赋予丝线以生命,
可担当绣制精品之重任,像那屏风、锦被之类的重要物件,交予她们定能出彩,绣出的图案想必栩栩如生,呼之欲出;那几位虽技艺稍逊,但胜在勤勉踏实,可安排些辅助工作,如穿针引线、整理绣料等,也好让她们在实践中慢慢精进技艺,逐步成长。
挑选完毕,紫鹃又日夜沉浸在构思之中,一心设计出诸多新式花样。她时而伏案疾书,手中的毛笔如行云流水般在纸上挥洒,墨汁在笔尖流淌,仿佛将她的奇思妙想注入其中;
时而对着画稿托腮沉思,那专注的神情,仿佛世间万物都已与她无关,唯有脑海中的花样在不断变幻。像那贾府园林中四季景致,
或春日里繁花似锦的沁芳闸,花瓣随风飘落,宛如红雨纷纷,她便构思着如何用五彩丝线将这如梦如幻的场景绣于屏风之上,以针法的疏密表现花瓣飘落的姿态,以色彩的浓淡展现花朵的娇艳与衰败;
或夏日中荷叶田田的藕香榭,荷叶随风摇曳,荷花娇艳欲滴,她思索着以何种针法能绣出荷叶的灵动与荷花的娇羞,是用细腻的平针勾勒荷花的轮廓,还是以灵动的打籽绣表现荷叶上的露珠;或秋日里霜叶如醉的栊翠庵,
那漫山遍野的红叶,似烈火燃烧,她琢磨着怎样调配丝线的颜色才能还原这绚烂的秋景,是用鲜艳的朱红搭配深沉的绛紫,还是加入些许金黄以增添秋日的明媚;
或冬日中红梅傲雪的芦雪庵,红梅在皑皑白雪中独自绽放,她考虑着如何通过针法的变化表现出红梅的坚韧与雪的轻盈,是用坚挺的直针绣红梅的枝干,还是以轻柔的铺针绣白雪的纯净。
又将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,如“花谢花飞花满天,红消香断有谁怜”,以灵动的笔触,规划着如何绣于帕子之中,让诗词与刺绣相得益彰,或许以行书的笔法绣出诗词,再用环绕的丝线勾勒边框,使其更具韵味,可谓别出心裁,独具匠心。
待绣坊开张之日,那场面当真是热闹非凡,宛如一幅鲜活生动的市井繁华图卷在眼前徐徐展开。只见贾府大门前人来人往,车水马龙,络绎不绝。四方宾客,身着华服,纷至沓来。
有身着石青缂丝八团倭缎排穗褂的富贵公子,他们气宇轩昂,谈笑风生,举手投足间尽显世家子弟的风范,那褂子上的缂丝图案精致繁复,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微光泽;有头戴攒珠累丝金凤、身穿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的诰命夫人,
她们雍容华贵,仪态万千,每一个眼神、每一句话语都透着尊贵与威严,凤冠上的珍珠摇曳生姿,似在诉说着家族的荣耀。他们或手持名帖,名帖上字迹工整,墨香犹存,恭敬递上;或相互寒暄,笑容满面,话语间尽是对绣坊的期待与赞誉。皆是慕名而来,欲一睹绣坊风采,订购心仪绣品。
订单如雪片般纷纷飞来,一时间,绣坊内人潮涌动,热闹非凡。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,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就连那深居宫中的娘娘,听闻贾府绣坊绣品精妙无双,巧夺天工,也特地派人前来,下了厚厚的一叠订单。一时间,绣坊名声大噪,生意兴隆,门庭若市,成为了金陵城中众人热议的焦点,街头巷尾皆在传颂着贾府绣坊的神奇技艺与精美绣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