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说晴雯这厢,因府中上下皆需添置冬衣,这重任便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她的肩上。晴雯当日身着葱绿杭绸小袄,那杭绸质地柔软,色泽鲜亮,如春日新的嫩叶。外罩一件青缎灰鼠褂,更添几分利落与飒爽。她素性严谨,对诸事皆一丝不苟,眼中容不得半点瑕疵,行事风格犹如快刀斩乱麻,干脆利落。
每日里,天还未亮透,晨曦还未完全驱散夜的黑暗,四周一片静谧,唯有寒风在屋外呼啸。晴雯便早早来到工坊。工坊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布料香气与炭火的暖意,却仍抵挡不住丝丝寒意从缝隙中钻进来。
她迈着轻快而有力的步伐,穿梭于工坊之中,眼神如鹰般锐利,从布料的质地优劣,到针脚的疏密均匀,皆严格审视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那眼神仿佛能看穿布料的每一丝纹理,洞察针脚间的每一处细微差别。
见有绣娘稍有懈怠偷懒之态,晴雯顿时柳眉倒竖,杏眼圆睁,脸上闪过一丝怒色,犹如乌云瞬间遮住了明媚的阳光,原本和善的面容此刻显得格外严肃。
她快步走到那绣娘面前,双手叉腰,声音清脆而严厉地说道:“若不仔细用心,仔细你的皮!咱贾府的规矩,你难道忘了不成?这冬衣关乎府中上下众人的冷暖,岂容你这般敷衍!若都似你这般,这冬衣如何能做得精细,又怎能让主子们满意?咱贾府的体面,可都在这一针一线上呢!”
然而,她虽言辞严厉,却也体贴下人。见有绣娘双手被寒冻得红肿开裂,那红肿的肌肤仿佛熟透的虾子,粗糙而干裂,她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忍。她微微皱眉,眼神中闪过一丝怜惜,犹如春日里的微风拂过湖面,泛起层层温柔的涟漪。
忙命人送来冻疮膏,亲自递到绣娘手中,轻声嘱咐道:“快些涂抹了,仔细着些,莫要落下病根儿。这寒冬腊月的,可要自己心疼自己才是。咱们虽为生计忙碌,可也不能不顾惜自己的身子。”
一日,晴雯如往常般巡查工坊。她走到一张绣台前,现新制的一件狐皮大氅针脚不齐,原本平整的狐皮上,针脚歪歪扭扭,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蛇,甚是刺眼,在这精心准备的冬衣上显得格格不入。
晴雯的面色瞬间一沉,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沉天空,乌云密布,嘴唇微微颤抖,显然是动了真怒。她二话不说,伸手拿起剪刀,“咔嚓”一声,那声音在寂静的工坊中格外响亮,仿佛一道惊雷,打破了工坊内的平静。当场便将那针脚拆了。她转头看向一旁吓得脸色苍白如纸的绣娘,目光如炬,严肃地说道:
“重新缝制,若再如此,定不轻饶!贾府的脸面,可不能毁在你这一针一线上。这冬衣,每一针都关乎着主子们的温暖,每一线都系着贾府的声誉,容不得丝毫马虎。”
且说晴雯正在工坊之内,面色凝重地盯着那几个被责令重新制作冬衣的绣娘。她双手抱臂,目光锐利如鹰,紧紧盯着绣娘手中的针线,那眼神仿佛能洞察每一个细微之处。绣娘们个个神情紧张,大气都不敢出,手中的针线虽在动,却透着几分慌乱。
就在这时,工坊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,仿若春日微风拂过花瓣,轻柔而舒缓。众人抬眼望去,只见林黛玉款步而来。她身着一件月白绫子的衣裳,外罩淡粉锦缎的披风,领口袖口皆绣着精致的梅花图案,在走动间,那梅花仿若要随风飘落。她莲步轻移,身姿婀娜,恰似弱柳扶风,美得如梦如幻。
黛玉走入工坊,见此情形,轻轻摆了摆手,那动作优雅至极,仿若一幅细腻的工笔画。晴雯见状,赶忙来到黛玉身旁。黛玉抬眸,眼中满是温柔,轻声说道:“晴雯,你瞧,绣娘们这般辛苦,日夜操劳,些许瑕疵,改正便是,不必如此严厉。她们也是尽心尽力了,莫要太过苛责。”晴雯微微皱眉,眼中闪过一丝犹豫,但还是轻声应道:“姑娘所言极是,只是这冬衣关乎府中众人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
黛玉微微一笑,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,瞬间驱散了工坊内的紧张气氛。她并未多言,径直走到那件拆了针脚的衣服前,轻轻拿起,坐在绣台前。只见她手指轻捻丝线,将针穿过,动作娴熟自然,仿佛这针线早已与她融为一体。紧接着,她飞针走线,那双手如同灵动的蝴蝶,在布料间穿梭自如。每一针落下,皆恰到好处,针脚细腻均匀,仿若天成。众人皆看呆了,目光紧紧跟随着黛玉的双手,仿佛在欣赏一场精妙绝伦的表演。
不多时,那件衣服已在黛玉的巧手下焕然一新。绣娘们围拢过来,看着那细腻的针脚,不禁赞叹不已。“姑娘这手艺,当真是神了!”“是啊,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针法,这简直是巧夺天工啊!”绣娘们你一言我一语,满是钦佩之色。
其中一位年轻的绣娘鼓起勇气,轻声问道:“姑娘,您这针法如此绝妙,不知是如何习得的?还望姑娘能教教我们。”其他绣娘也纷纷附和,眼中满是期待。黛玉抬头,环视众人,微笑着说道:“我自幼在苏州长大,苏州之地,刺绣之风盛行。娘亲便是刺绣的高手,我自小跟着娘亲,耳濡目染,学了些皮毛而已。”说罢,黛玉便细心地一一教导起来,从针法的运用,到丝线的搭配,再到图案的构思,无一不详细讲解。绣娘们听得津津有味,不时点头,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。在黛玉的悉心教导下,工坊内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,众人皆沉浸在这刺绣的奇妙世界中。
再说冬衣在晴雯的监督之下,严格督促之下,冬衣终得按时完工。
件件皆是精美厚实,针脚细密均匀,无一处不妥,仿佛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绣娘们的心血与晴雯的悉心监督,每一件冬衣都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,散着温暖与精致的气息。
黛玉穿上新衣,只觉暖意袭人,仿佛冬日的严寒瞬间被驱散得无影无踪。那温暖不仅来自新衣的材质,更来自于众人的用心。
她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甜美的笑容,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桃花,娇艳而动人,眼中满是赞许之色,不禁笑道:“晴雯这般用心,这个冬天再不怕冷了。有此新衣,再加上这一份心意,便是再冷的天,也觉得温暖如春了。”
正是:
紫鹃妙策兴绣坊,巧思织就锦云裳。
晴雯严督裁冬袄,细意缝来暖玉妆。
绣线穿成千样景,银针引动百花香。
红楼儿女多奇志,各展风华护府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