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没说话,只是盯着桌面发呆。
“这次不一样。”他继续道,“我们不是为了迎合谁,而是为了让那些故事,走得更远。”
她终于抬头看他,目光里多了一丝柔软:“那你打算怎么平衡?”
“找楚寒聊聊。”他拿起手机,“他对这类展览比较熟悉。”
两人随即联系楚寒,对方正在外地出差,但听到这个消息后,立刻答应抽空回电。
半小时后,电话接通。
“你们考虑得很周全。”楚寒听完大致情况后说道,“不过,这种展览确实需要注意尺度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时砚问。
“有些策展方喜欢用极端手法制造话题。”楚寒声音低沉,“比如把苦难过度渲染,或者用抽象形式掩盖本质内容。你们的照片太真实,容易被人误读。”
“我们会控制选片。”云倾月冷静回应。
“那就没问题。”楚寒顿了顿,“但我建议你们亲自参与策展流程,不能完全交给画廊团队。”
“明白了。”她点头。
挂断电话后,两人再次回到会议室,开始梳理接下来的工作安排。
“我们必须确认合同条款。”她说,“尤其是展览收益分配方式。”
助理迅速调出画廊传来的合同草案,逐条审核。
“这里有个特殊条款。”助理指着一项内容,“展览门票收入和衍生品销售分成采用阶梯式比例。”
“也就是说,如果我们展览越成功,收益越高?”时砚问。
“没错。”助理点头,“但这也意味着画廊会更积极推广,可能会加入一些我们不愿意的内容。”
“我们可以要求保留最终决定权。”她冷静分析,“包括选片、布展风格、宣传文案。”
“好,我这就通知律师团队介入修改。”助理起身离开。
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。
“你觉得……我们会成功吗?”时砚忽然问。
她看着窗外的城市夜景,许久才缓缓开口:“只要我们还记得为什么出发。”
这时,助理又匆匆进来:“画廊那边回复了,他们同意给我们一天缓冲时间,但希望明天中午前能确定合作意向。”
“安排一个现场考察吧。”她站起身,“我要亲自去看看展览场地。”
“我现在就联系他们。”时砚拿起手机。
窗外的霓虹灯依旧闪烁,城市在夜晚中苏醒。而在他们心中,一场新的旅程,正悄然拉开序幕。
展厅门口,一块尚未安装完毕的展览预告牌静静矗立,上面印着一行字:
「边界之外——真实与光影的交汇」
时砚伸手触碰那块冰冷的金属牌,嘴角扬起一抹笑意。
“听起来,还挺适合我们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