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> 第258章 苔衣还恩(第1页)

第258章 苔衣还恩(第1页)

话说闽北这地界儿,山高林密,云遮雾绕。青溪村的老周头,年近六旬,背微驼,腰板儿倒还硬实——全仗着常年爬崖采药,把筋骨磨得跟岩缝里的松根似的。他有个老伴儿,早年得了眼疾,看东西模模糊糊,像隔着层毛玻璃。老周头疼她,隔三差五就往深山跑,寻些明目草儿,熬汤给她洗眼。

这年入夏,老周头背着竹篓,揣着冷馍,又往鹰嘴崖去了。那崖壁陡得能刮掉人一层皮,可崖缝里偏生着些奇花异草——前儿他还采着株七叶一枝花,治好了村东头李阿婆的疮毒。今儿日头毒得很,他爬到半崖,汗湿的中衣贴在背上,正想歇脚喝口泉水,忽见石缝里泛着点幽蓝的光。

凑近些瞧,好家伙!那哪是石头缝?分明是一丛苔藓,巴掌大的地方,绿得亮,每根叶尖都像沾了星子,把整面崖壁照得幽幽的。老周头伸手一摸,叶片滑溜溜的,倒比绸缎还软乎。他想起药谱上说&0t;夜明苔,生幽崖,能治目翳&0t;,心里头&0t;咯噔&0t;一下——莫不是这宝贝?

正想摘两片试试,忽听那苔藓&0t;嘤嘤&0t;地响。声音细得很,像小娃抽鼻子,又像春蚕啃桑叶。老周头吓了一跳,竹篓&0t;哐当&0t;掉在地上:&0t;谁?谁在说话?&0t;

崖壁陡得连个鸟窝都没有,哪来的动静?他壮着胆子又凑近,那声音更清晰了:&0t;疼莫要扯断根&0t;老周头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来,正待转身,就见崖顶掠过一片云,云缝里露出半张脸——白胡子,丹凤眼,肩上搭着片青藤叶,可不就是青溪村后山土地庙供的山神爷?

&0t;老周头,&0t;山神抚了抚长须,&0t;你可知这苔衣的妙处?&0t;

老周头扑通跪下:&0t;小的不知,只听药谱上说能治眼疾&0t;

&0t;这苔衣唤作&039;映月藓&039;,吸日月精华百年,方得这一身荧光。&0t;山神指尖轻点崖壁,苔藓顿时泛起银波,&0t;它根扎在石缝里,吸的是山岚雾气;叶展在崖壁上,凝的是星子清露。你若只摘叶,伤了它的根,明年便再难寻到这宝贝。&0t;

老周头额头磕在石头上,疼得直咧嘴:&0t;那小的该咋办?&0t;

山神抬手抛来片柳叶:&0t;取叶留根,以露还恩。每次采叶,记着给根下浇三捧山泉水。你护它一时,它护你一世。&0t;

话音未落,山神便化作一缕清风,只余崖壁上的苔藓还在轻轻颤动,像在应和。

打那以后,老周头采苔藓有了规矩:只掐最顶端的嫩叶,剩下的根须用碎陶片小心护着;每日天没亮就爬上崖,用竹葫芦装了山泉水,一滴一滴浇在根上。说来也奇,那苔藓非但没枯,倒越长越旺,从巴掌大的一丛,漫成了半面崖的&0t;夜光毯&0t;——夜里远远望过去,活像有人把月亮撕成了碎片,撒在崖壁上。

转眼过了三年。那年秋里,怪病来了。先是村西头的牛娃子高热,浑身起红疙瘩;接着村东头的巧姐儿咳血,床板都被染红了。郎中医了,药铺的药熬了,都没用。老周头的老伴儿摸着黑掉泪:&0t;要是能早两年治眼疾,我这会儿还能给你熬药&0t;

老周头急得直转磨,半夜爬起来,又往鹰嘴崖去。月光底下,那&0t;夜光毯&0t;泛着幽蓝的光,比往日更亮。他伸手摸了摸,苔藓软乎乎的,还带着潮气——许是知道他有难处?

正叹气呢,忽听崖壁上传来细碎的响动。抬眼一瞧,那些苔藓竟一片一片往下掉!大的如手掌,小的似铜钱,飘飘悠悠落进他脚边的竹篓。老周头慌忙去接,却见每片苔叶上都凝着露珠,在月光下闪着光。

&0t;苔衣&0t;他轻声唤,&0t;莫不是要帮我?&0t;

话音刚落,竹篓里的苔叶突然出暖烘烘的光。老周头想起山神的话,咬咬牙,把苔叶捣成汁,又掺了山泉水,连夜给村里病人灌下。说来也神,喝了苔汁的娃子,烧退了;咳血的巧姐儿,痰里没了红。

三天后,村里的怪病全好了。老周头跪在崖前,望着光秃秃的石缝直抹泪——那&0t;夜光毯&0t;没了,只余几星绿意,像星星落在石缝里。

是夜,他又梦见了山神。山神抚须而笑:&0t;映月藓本是要还根的。你三年如一日护它,它便以命相报。这世间的恩义,原是循环的——你敬它一寸,它还你一尺。&0t;

后来,青溪村的人再不敢随便采崖壁的草药。老周头依旧每日上山,却只采些常见的柴胡、车前草。有人问他咋不采那宝贝苔藓了,他就指着鹰嘴崖笑:&0t;那苔衣啊,早跟我约法三章了。我护着它,它护着咱们。&0t;

再后来,村里的人都说,鹰嘴崖的月光特别亮。许是因为,当年那些救了命的苔叶,早化成了星子,挂在天上呢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