姬丹怒极,连斩数人,正欲继续,面前燕卒怒吼:“秦人赦我,燕人却要杀我!”
此言激起共鸣。
士兵们愤怒的目光让姬丹心生恐惧,手脚冰凉,再难挥剑。
鞠武急拉姬丹离开,生怕他遭遇不测。
讽刺的是,此次突袭为联军与秦军交战以来伤亡最少。
联军士兵几无抵抗,一触即溃或降,斗志全无。
蒙恬至大营,见联军士兵乖乖放下武器待捕,不禁失笑。
这便是仁义之师的威力!
“有人愿加入我们吗?”
高景对蒙恬的报告似乎早有预见,平静道:“留下便是……姬丹与赵嘉可逃?”
“姬丹已逃。”
蒙恬神色复杂:“赵嘉未逃,在营帐中等候。”
赵嘉,赵悼襄王长子,曾为太子,因父宠娼后被废,改立赵迁。
赵国亡后,赵迁出降,赵国贵族于代地拥立赵嘉为王,延续赵国血脉。
高景探视时,赵嘉显得异常轻松。
的确,轻松至极!
他悠然坐于营帐,品酒、摇头晃脑,不时敲击铜鼎。
高景审视片刻,行礼道:“公子嘉!”
赵嘉即刻站起,朗声笑道:“大良造!请入座,嘉一直对您心生敬仰!”
他全无被俘之态,倒似在迎接一位挚友。
实则,他是自愿留下,高景并无意捉拿姬丹,自然也不会立刻对赵嘉动手。
“公子真是好心情!”
高景望向桌上的酒菜,并未流露出丝毫嫌弃,夹起一片鹿肉品尝,惊讶道:“竟是玉盐?”
赵嘉含笑回应:“多亏大良造的妙手,我等权贵才有幸品尝这等玉盐。”
高景摇头,言道:“我惊讶的不是这个……赵国已亡,逃亡的权贵还如此贪图享乐吗?”
赵嘉低声答道:“正因赵国不复存在,才更要及时行乐!”
高景又品尝了一片鹿肉,点头赞同:“此言有理。”
赵嘉好奇询问:“大良造出身儒家,讲究饮**细,这等粗食也能入口?”
“世人对儒家误解颇深。”
高景轻叹: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,并非追求珍馐美味,而是食材需处理得当,米要淘净,肉要切得整齐,如此方能做出美味。这是做事的态度,非做人之讲究。”
赵嘉沉思片刻,恍然大悟:“原来如此!我一直不解……”
高景笑着摆手:“无妨,孔子也曾言无人懂他。如今提及儒家,只知孔孟,却不知孔子诸多思想已被遗忘,原因即在于此。”
两人如友交谈,气氛融洽。
良久,赵嘉忽然沉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