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者修正错误,日益向善;愚者讳疾忌医,错上加错。向善则德行日新,讳错则恶行渐深。
姬丹咬牙切齿:“若非嬴政野心作祟,我何必至此?”
高景凝视姬丹:“太子真如此认为?国君骄傲则失国,大夫骄傲则败家……太子之傲,从何而来?莫非仅凭姬姓之尊?”
“狡辩者掩饰过错,谦卑者远离纷争……或许我不该见太子!”高景摇头,举杯向赵好好:“先生有何打算?”
赵好好苦笑:“唯有一死。”
高景叹息:“先生不离,我也不安。若太子心有不甘,恐先生会引燕民共赴死路。”
“离燕可活。”
“不走了!”
鞠武坦然:“愿大良造葬我于燕,我在九泉之下,见证燕地在您治理下日益昌盛……”
高景点头应允,转向姬丹:“太子携妻女离去,愿随者皆可。”
姬丹凝视高景:“你不杀我?”
“很想,但大王念旧,不忍。”
“旧情?”姬丹冷笑,“嬴政也会谈‘旧情’?”
高景不再争辩:“明日大军攻城,太子有一夜撤离。马车备有银钱干粮,请自便。”
言罢,他饮尽酒,起身离去,王离、蒙恬紧随。
途中,蒙恬问:“姬丹会走吗?若死战,如何应对?”
“他会走的。”高景笑道,“妻女在侧,他已无死志。”
王离迟疑:“大良造,若大王不知……”
蒙恬打断:“王将军慎言!”
高景摆手:“大王有情,我们愿侍奉冷酷之君,还是仁义之主?”
《易经》言:六三爻象,视虽眇却能见,行虽跛却能履。若履虎尾,必遭虎噬,凶兆也。武者侍奉君主,需谨慎如临深渊。
伴君如同与虎同行,此言非虚。
若背弃君王之恩,他日无情之君,必如猛虎伤人。
王离闻言,若有所思,感激道:“末将明白了,多谢大良造赐教!”
……
姬丹至马车前,欲掀帘又止,反复数次。车内传来稚嫩之声:“可是父亲?”
姬丹苦涩回应。随即帘开,一女童见姬丹,痛哭扑入其怀。
车内,一华服女子泪眼婆娑,唤道:“夫君……”
女童哭喊:“父亲,我怕……”
姬丹心软,思及妻女未来,死志渐消。他轻抚女童,对太子妃微笑:“无事,无事……”
鞠武一旁独酌,见状未上前,心中暗叹:高景此举,迫使太子求生,妙策也!
想必高景已布下诸多后手,即便太子日后反秦,亦在其算计之中。
唯愿太子未来能明辨是非,安度余生。
鞠武念及燕国、燕王、燕民,长叹一声,饮尽杯中酒,拔剑自刎,面带安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