姬丹安抚妻女后,回首见鞠武已逝,沉默行礼,牵马离去。
……
次日,三路秦军压境,姬丹残部无主,只得投降。代国、燕国遂灭。
秦吏至,高景交代治国之策后欲离。有学宫之士同行,加之十万燕军,高景无忧。
匆匆而来,匆匆而去,灭燕代不过两月。辛胜远送高景一行,直至身影消失。
……
“大良造曾言年前战事可毕,我初以为妄言,未料……大良造真乃非凡之人!”
然其未接王命,仍需镇守易水秦军。
……
归途中,高景未直奔关中,意在赵地一行。
赵地政务,高景远在咸阳遥控,其间难免有欺瞒之事。
此番亲临,意在巡视震慑。
自然,无法遍访赵地,只为震慑,故未掩行踪,反大张旗鼓,高举“大良造”旗。
蒙恬、王离各率兵马随行护卫。
至一乡邑,赵人远见大良造旗,初疑目,继而蜂拥而至,路旁跪拜。
若非高景有令,王离、蒙恬几欲挥兵。
高景下车,望满地跪拜之赵人,笑道:“见你等安好,吾心甚慰。”
若非生活富足,赵人岂敢不畏秦军,如此虔诚跪迎?
且百姓神色焕发。
高景近之,扶跪者,混入人群,问收成及难处。
护卫难以驱散人群,蒙恬、王离紧守高景,手按剑柄。
待百姓稍安,与高景谈笑,高景问:“官吏有无欺压百姓?”
此言出,百姓皆笑。
有人呼:“大良造,官吏乃我等自选,岂会欺压?”
“对啊,官府言,官吏自选,不佳可换……谁敢欺压?”
“言之有理……”
“哈哈,荣那厮,日日怕被撤职,岂敢不尽职?”
“……”
见此,高景满意道:“**后常遣人巡视,有委屈直说,勿隐!
大家来之不易的安宁,勿将不满藏心,否则奸人挑拨,战火再起……”
“孟子云:五亩宅,植桑,五十者可衣帛。鸡豚狗彘之养,不失其时,七十者可食肉。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数口之家,无饥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