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下意识冷笑道:“在守皇……”
他突然想到,守皇二老一死一逃,轻易不会再回来。因此,他的遗诏恐怕也……
李仪朝身后招了招手,殿中监掌印太监仍然面色如常,将一卷绸布放在他手中。李仪将之展开,垂在皇帝眼前,笑道:“父亲大人,我这里也有一道遗诏,不知是不是你立的?”
那道遗诏上,明晃晃地写着,储君正是二皇子李仪。
“不过是不是父亲大人立的都无妨,我不知道,别人又怎会知道呢?掌印大人,你说对么?”
殿中监掌印太监回答:“太子殿下所言甚是。”
“你!”皇帝万万没想到殿中监掌印太监竟然也背叛自己,投靠了李仪。
掌印太监平静道:“奴婢记得陛下常说:身居高位,要保住自己,时常得迫不得已地斩断许多东西。类似情感、又如恩义,或是良心。奴婢正是迫不得已。”
皇帝气得眼前一黑。半晌才又回头,看了看丹薄媚,叹道:“‘楚虽三户能亡秦’,看来果然没错。之前没能把你除掉,如今你已将周唐搅了个天翻地覆。朕死后,就凭李仪,怕是在乱世中撑不了多久。周唐完了。”
李仪眼中恨色一闪而过,拔剑刺进皇帝胸膛,凑到他耳边道:“周唐如何,已经不关你的事了。”
皇帝双眼睁得很大,死不瞑目。
李仪接过掌印太监递过来的手帕,擦了擦溅在手上的血,随意扔了,埋怨道:“嗤,这个老不死,表面看着纵容我得很,其实心里还是只有太子。我哪算他的儿子,不过是个衬托太子的工具。”
丹薄媚道:“但你赢得了最后的胜利。”
“还得多亏了你。不然有守皇二老在,就算遗诏上的储君是个百姓家的三岁雉子,我也只有退位。”李仪带笑凝视她。
从丹薄媚入京成为政事堂参政起,她已和李仪联盟了。
太子注定会失败,因为太子和白嬛不会让她带走龙鼎。彼时,他们的关系已经是敌人。她要周唐大乱以致灭亡,白嬛代表的白氏与太子则要周唐昌盛,必会杜绝一切威胁周唐社稷的可能。
而李仪则不一样。
他年轻气盛,虽有野心,却并无与之相匹配的智慧。又因为皇帝之前刻意动作,以致他在朝廷中根基太浅,一旦登基,必须依靠一方大势力来稳定局面。
眼下,有如此实力又对周唐王朝有巨大需求的势力,只有白氏。
二者正好互利互惠。这本是平等局面,但白氏只要稍有振兴,打破微妙的平衡,势必会令李仪感受到压制,从而掀起战端,打压白氏,掌握主动权。
乱世之中,一个国家发生内耗,就是灭亡的开始。
前汉与大魏是最好的例子。
“我日后若遇见逃了的那人,会替你解决。”丹薄媚说罢便走。
她心中压着一团火,对天机绝脉的怒火。她不想再耽搁,现在就要去太阿山问个明白。
试想:在那样的时机,掌门突然下山,避开丹氏,偏偏告诉八族和四国那个预言,会是无心之举吗?
不,那个人根本是存心要致丹氏于死地。
李仪抓住她的手,不放心道:“白氏真的会帮我?”
“只要你给他们想要的。”
丹薄媚拂开他的手,脚下迈开一步,身影却已消失在周唐皇宫中。
少顷,跟随李仪踏出国库的掌印太监仰头望了望。
李仪见状,随随便便道:“你在看什么?”
“殿下,已是黄昏,该掌灯了。”掌印太监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