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苦笑,“我可以答应少背点,但不能完全不背。”
我撇嘴,“你还是改不了。”
“至少比之前好多了。”他反唇相讥。
我们俩对视了一眼,同时笑了。
接下来的时间里,我们一起拟了一份简单的教育计划。
写在一张素白的纸上,开头是我写的“德行为基”,中间是他写的“兴趣为翼”,最后我们一起盖上了他的私印和我的指印。
“以后就按这个来。”我说。
“嗯。”他点头,“不过……要是他将来真成了个调皮捣蛋的小子,你可别怪我。”
“那你就别怪我把他的未来交给一个会讲胡语的女先生。”
他笑着摇头,“你啊……”
我们并肩坐在案前,看着那张纸,心里都踏实了不少。
屋外风轻云淡,屋里暖意融融。
那一刻,我忽然觉得,或许这就是家的样子。
不是争吵不停,也不是谁都要听谁的,而是在分歧中找到平衡,在沟通中达成共识。
“对了,”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,“你那本异域启蒙书,能不能借我看几天?”
我挑眉,“怎么,你也想学点新东西?”
他点头,“我想知道,除了《三字经》,还能怎么教孩子。”
我笑着把书递给他,“那你可得做好心理准备,里面有不少咱们没见过的东西。”
他接过书,翻开第一页,忽然笑了,“原来如此。”
我凑过去一看,原来是画着一只猴子骑马的图,旁边写着一句异域文字。
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他指着那句。
我念出来,“‘快乐地学习,勇敢地探索’。”
他看了我一眼,忽然把那句话抄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。
“看来你真的打算改变咯?”我调侃道。
他合上笔记本,目光坚定,“为了他,也为了我们。”
我看着他,心里忽然一阵柔软。
这一刻,我知道,我们的路,终于走到了一起。
窗外月色正好,屋里灯火温暖。